雖然馬來西亞的物價很便宜,
花錢可以不需要想太多,
但除非是以促進馬來西亞經濟為目標,
否則能夠在旅程中好好善用自己的旅費,
為自己省下一些錢,為什麼不省呢?
以下便分享我在馬來西亞購物時發現的一些現象。
不要買沒有標價的東西,
就算要買,也要殺一下價,
我發現馬來西亞人還蠻會做生意,
拉客人的能力強,
談價錢的技巧也很有戲,
像我這種臉皮薄的人很容易中招,
在第一天抵達吉隆坡的時候,
因為需要一些換洗的衣物,
所以在路邊看到賣衣服的,
會停下來看一下。
店家看到你對他們的商品有興趣,
馬上就會前來關心,
但不知道為什麼,
馬來西亞人來服務你的時候,
你不會覺得有壓力。
店員來向我推銷一件三十令吉,
相對於台幣兩百一十塊錢的褲子,
因為在其他店家看過二開頭的價格,
所以便沒有直接下手買了,
但後來那店員直接將價格降到二十五令吉,
我馬上就被說服,向他買了,
在等待店員去哪新的褲子給我的時候,
我又看了一下店裡面的T-shirt,
另一名店員馬上對我推銷,
因為覺得剛剛省到了錢,
所以覺得可以再買一些東西,
那個店員以二十令吉賣給我,
我不加思考,就直接買了,
但在回家的路上我開始換算,
來到馬來西亞之前,我在新加坡,
而當我把二十令吉換算成新加坡幣的時候,
發現這件衣服其實有點貴,
而且比新加坡的衣服還貴,
二十令吉大概等於六塊錢新加坡幣,
但是我在新加坡看到過類似的T-shirt,
大概兩塊錢到三塊錢就可以買到了,
果然在幾天之後,
我在大賣場看到同樣的衣服只賣十令吉。
所以在路上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殺價,
不殺價的話就是貢獻給了銷售者,
我也在雙子星大廈看到賣手機攝影鏡頭的人,
跟第一個顧客報價報三十五令吉,
但跟第二個顧客卻報七十五令吉,
在馬來西亞買東西的時候,
真的要殺一下價,
我也發現馬來西亞人似乎很習慣被殺價,
喜歡殺價的人應該會滿喜歡這個過程的。
留言列表